第205章 皇极女皇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笔趣阁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205章 皇极女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5章 皇极女皇

  “这声音竟也臣有将才?”

  “也?”李世民好奇,于是问道:“还有谁竟能识正则之才?”

  “上一位正是陛下。”刘仁轨老老实实道。

  于是李世民只能尴尬一笑,当时他还觉得以子身份,如此定能让这县令归心呢,结果……

  “在陛下之前,潞国公称臣有名将之姿。”

  刘仁轨拱拱手,完全不顾另一边侯君集已经差点将脑袋埋在霖板里。

  长孙无忌呵呵一笑:

  “潞国公竟还有识人之明。”

  实际上是咋回事大家都知道,因此也都有点忍俊不禁。

  杜如晦倒是还有空宽慰李世民一下:

  “从刘正则之判来看,朝中亦有忠良,此辈奸人并不能独断。”

  “毕竟若这奸相能一人独断,失粮草之罪足斩。”

  听杜如晦这么,李世民心里方才好过一点。

  不过一想到又是稚奴倾力养了这么个玩意儿出来,李世民就还是有点心烦意乱。

  “此辈奸佞,差点折损一贞观良臣!”

  听到皇帝陛下这么正经的夸自己,刘仁轨倒是一时间有点局促了。

  杜如晦冷静指出了陛下言语间的漏洞:

  “大家,贞观年间刘正则也不过官至给事中而已。”

  其中意思也很清楚了,给事中不过五品官,虽然五品以上诸事任免皆要陛下首肯,算是在陛下心里有个印象。

  但要重用和良臣之类,那差的距离多多少少还是有点远的。

  李世民哑然,但想了一下发现不管怎么辩解都有可能伤了刘仁轨的心,于是只能悻悻道:

  “那还是朕未将其置于用武之地。”

  不过心里倒是有了猜测,若是无光幕所提点的话,刘仁轨杖杀都尉,多半会被他不喜。

  如此看来倒确实可能挺心……

  李世民飞速推翻了这个揣测,并打量了一番刘仁轨道:

  “正则有翩翩君子之风,其将帅之姿,隐藏颇深矣。”

  刘仁轨顿时被迷得五迷三道的。

  而另一边,李世积笑着拍了拍苏定方的肩膀,再无介怀:

  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啊,老弟。

  【而最终刘仁轨能再次起飞,全赖苏定方临走时候往百济这个茅坑里炸的呲花又大又响。

  唐军在泗沘城劫掠开了一个非常坏的头,灭百济时唐朝征召了新罗作为仆从军。

  眼看主子如此,新罗也有样学样,开始了对百济的报复性劫掠。

  封建时代讲究一个师出有名,李治和苏定方对百济浑不在意的原因也是因为百济王室皆被迁至洛阳。

  一个王室都没有,伱要反抗,谁来扯大旗?

  就在这样一个微妙的时机,倭国选择了加入战场,给百济人送上了此前在倭国当质子的百济王子,扶余丰璋。

  此时倭国的掌权者是皇极女皇,作为倭国历史上第二位女皇,皇极女皇从不欠缺野心。

  这位女皇甚至是倭国历史上第一个喊出要征服中国的倭国人。

  经过大化改新之后,皇极女皇判断,倭国与唐朝争夺朝鲜半岛的时机已至,她不仅要大力支持百济的复国,还要御驾亲征!

  扶余丰璋回到百济之后,此前已经归降唐朝的黑齿常之、鬼室福信、道琛等人迅速重新自立,奉迎王子,打出了复国的旗号。

  朝鲜半岛的局势堪称是瞬息万变。

  故而,得到了朝廷诏令老老实实以白身去百济充军的刘仁轨,感觉事态愈发扑朔迷离。

  刚一到百济,刘仁轨就得到了让他大惊失色的消息:

  百济全境复叛,灭百济之后所置的熊津都督府已经名存实亡,如今唐军所能掌控的唯有一个泗沘城。

  而且同年,另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接踵而至。

  或许受长孙无忌死亡的余波影响,原定的熊津都督府老大王文度离奇暴毙,一时间百济群龙无首。

  就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北方高句丽还在和唐军打的如火如荼,熊津都督府的粮草运输线对北面的战争至关重要。

  于是在这种窘迫的局面下,李治一道诏书,死马当活马医:

  复刘仁轨为方州刺史,并代任熊津都督府都督。】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